分享下我的装机过程,给后来伙伴们作参考
省流版:
SA40机箱
(相关资料图)
优点:钣金1.5mm厚很结实,前面板开孔,玻璃白色丝印边框,箱体不锈钢本色螺丝,电源母头改到了顶部。
缺点:只能使用风冷,能上ATX电源,全模组电源应该只能上280mm显卡,非模组电源能上330mm显卡但是线太多塞进去费劲还可能打显卡风扇。装主板后上下一点空间都没有了。黑色线材,黑色手拧螺丝。
鱼巢180水冷
优点:风扇线材很长,水冷管线合适小机箱。
缺点:ARGB接口很松,两风扇是有一点距离的没有挨着,可能挑机箱。
=============================以下是装机过程============================
--------------------------------------------------------多图预警------------------------------------------------------
写在前面:这套配置其实是挂在咸鱼上的,想出手后咬牙配一整套4090,多少回点血。结果各种大砍刀上来就是斩首价,被砍到应激,我当时怒极,发誓要把这套作为传家宝用到报废,所以就有了现在的DIY计划。既然选择留下,那就搞个和现在不一样的风格。现有的机箱是爱国者K100静音机箱,很大很重很安静,那相反的方向,就是很小很轻很吵闹。
B360M 243*243mm
GTX1060 300*115*53mm
ATX电源 150*140*86
计划选择手提的小钢炮那种,又能装MicroATX主板,显卡三风扇长300mm,标准尺寸ATX电源,可选择的机箱不多,对比小喆C2P、鱼巢S5、傻瓜超人等等,最终选择了ALLA SA40,前面板有开孔的( 为什么不选机械大师?因为qiong ┭┮﹏┭┮ )
散热方面,爱国者的360水冷肯定是用不了了,而且机箱只能装90mm风扇,最开始计划用乔斯伯CR1400,备选咸鱼款利明同款白色双塔散热器,选机箱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鱼巢的180水冷,脑补了一下装机后的美好画面,(俺寻思)正好可以装这个机箱上面对应的两个90mm风扇位置,说不定能省点空间放个手办什么的。
机箱是不带提手的,顶部有镂空可以自己装提手,选用比较软的皮革提手,反面装大平头螺丝加大垫片固定。
180水冷到货开箱,支持多平台使用,好像给我少发了固定架背胶,问题不大,风扇感觉毛毛的,但是至少可以PWM+ARGB。
对了,到这里我才发现我主板不支持ARGB,好在可以买个接线器也能玩神光同步效果。
机箱到货开箱,1.5mm的板厚还是比较踏实的,黑色电源线很扎眼睛,typeC露出来部分也是黑色的,侧透玻璃的手拧螺丝是黑色的,不过玻璃四周丝印是白的,外露螺丝是本色。基本上可以确定要DIY的方向:电源线改白(至少外露部分白色),USB3.0改两个typeA接口。电源按钮摁下去咔咔的声音,通电后看了下红蓝互闪的光效一言难尽。
预估到机箱内部肯定会有光线照到内存条,买了白色马甲换上去(老板不肯给我无logo的马甲)
(之前不选风冷是马甲这里有干涉,现在换掉马甲之后好像可以装风冷了欸)
显卡位置应该是在侧透玻璃下方,估计看不到,最多改个白色背板,咸鱼搜了一圈没有1060的板,1080ti到是不少,买了一个回来看装不上。
-------------------------------------------------------开始装机------------------------------------------------------
先把IO挡板装上,散热器背板装上,然后在把主板安装到机箱上。IO挡板后面才喷成白色。
用透明胶带做遮盖
内存条摁进去,冷排装风扇,然后上机箱。
冷排的两个风扇之间是由间隙的,机箱风扇支架没留间隙,就只能拧一个风扇(的一半)的螺丝。讲道理机箱风扇支架应该做成腰孔的。。。。。。
冷排上机箱,冷排被水泵挡住,要斜着进机箱;冷排和机箱电源线干涉;冷排挡住主板上部接口,光风扇也会被挡住,所以CPU电源线、风扇电源线要先接好。风扇的线我用醋酸布胶带贴在主板后面,也算是走过背线了
电源线的位置和冷排干涉,刚好要改白色电源母头的,这下有理由了
接主板电源线,接sata数据线,接开机IO线,然后再把ATX电源放进去,进风口朝前面板。
300长的显卡超过电源下方大概1/4的位置,全模组电源的话应该会挡住一排接口。
非模组电源的线束有编制线套,是真的硬,这里废了老大的劲才塞进去。运行一段时间后出问题了,有风扇打到东西的声音。后面花了几个小时重新布线,纽线,捆扎,都没什么效果,这线会回弹。脑子一热,就把电源拆了,顺便清了个灰。
把电源线的编制套全部弄掉之后,再弯线是感觉软不少,但是线还是很多,塞进机箱还是有打到风扇的风险,于是买了工具,开始剪线接线。
24pin线改短,8pin电源线不动,8pin显卡线改短,两根sata大口4pin改接显卡6pin,sata线不动。
(没拍照片)
也想把橙色的电源改成白色,最开始是白色自喷漆,效果不佳。偶然看到墙纸这种材料,买了一卷贴了5层,效果还不错。
加装了白色延长线,更换了电源按钮,换了usb3.0线,底部加防尘网,手拧螺丝换成不锈钢本色的。
(孔距要选28的)
手拧螺丝反复拆装,终于滑丝了,恰好我有M3的螺母,用热熔胶焊上,效果还不错。
最后接好线,合上侧板,装上玻璃,开机。神光同步效果还是蛮炫的。
整机重量接近8kg了,还是有点沉的,家里搬来搬去还行,出门提着会很顶。
买了个机箱包,刚好装进去,还有空间给wifi天线、电源线。包里还能塞便携显示屏,大约15.6寸的样子(图中是超薄的版本便携显示屏,预计15mm厚度是没问题的),选软提手的好处是顶部能放100键的键盘,看样子104键也行。
性能没有测至少i7 8700完全够用看看网页什么的24℃-30℃,选用这款水冷主要是为了腾出机箱空间和ARGB光效。(虽然也没剩多少空间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