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热点 >

实时:【非凡十年·我是实力π】蝉联世赛冠军!河南学子移动机器人项目再斩金

2023-02-15 10:46:36 来源: 大河报·豫视频


(相关资料图)

近日 ,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法国赛区来自河南省漯河技师学院的两名同学唐高远、侯坤鹏斩获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蝉联了我国在该项目的冠军
世界技能大赛有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共设4个考核模块,分4天举行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名选手参赛本次比赛主题为医疗机器人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安装移动机器人并通过编程等操作机器人完成规定任务
在往届的移动机器人项目中韩国选手曾连续5届获得金牌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以及不断增加的比赛难度唐高远、侯坤鹏顶住压力相互鼓励最终以绝对优势赢得了比赛
这两位同学分别出生于1999年和2001年年龄虽小,但在全球性赛事夺冠背后是他们长达5年的严格训练和辛苦磨砺
△唐高远
01.暗下决心,一定要站上世界舞台
2018年,正读高二的唐高远辍学外出打工,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工厂流水线、餐厅、学校食堂之间不停周转打零工,种种经历让他发觉没有一技之长实难在社会中立足,从小对遥控赛车、遥控飞机感兴趣的他,决定“回炉重造”,来到漯河技师学院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习。
“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就跟着老师定的计划去学。”当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让机器人动起来的时候,唐高远的成就感和兴趣不断被激发,一年的时间里,因表现出色,他在老师的推荐下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站在省赛赛场的唐高远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02.厚积薄发,用坚持为金牌写下注脚
从2019年省赛开始,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唐高远就会出现在实训基地,一直训练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为了解决难题甚至会熬到凌晨三四点才睡。今年为了备赛,他和其他选手索性在实训室打起了地铺,几乎没回宿舍睡过觉。
寒暑假更是和唐高远无缘,“暑假的时候学校餐厅放假,老师准备了食材和餐具,有时候我们自己动手做,有时候教练王博老师和孙洪波老师做。”连续两年的春节都没有回过家,而是和教练团队的老师及同学一起,在学校吃了年夜饭。
“所以后来听说第46届世赛要取消的时候,大家都很失落,有的选手都哭了,毕竟大家一起努力了这么久。”
2020年国赛之后,唐高远进入国家集训队准备“六进三”的比赛,考核涉及现场编程,于是从2021年的1月到10月,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一直干一件事情——练习编程,10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面对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母,枯燥的训练更考验毅力和决心,事实证明,日复一日的咬牙坚持都是后来获得金牌的最佳注脚。
03.从容不迫,和队友相互鼓励直面挑战
今年10月19日,为期4天的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竞赛在法国波尔多开幕,来自17个国家的34名选手同场竞技。由于语言不通,比赛第一天在组装机器人时零件尺寸出现了意外偏差,两人反复调试无果后,只能申请去工具间重新打磨,因此消耗掉大量时间,随着时间不断流逝,唐高远和搭档侯坤鹏相互鼓励,放平心态,最终在距离截止时间还有30秒的时候擦线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比赛都是日常反复训练的内容,两人操作起来驾轻就熟。但在第三天的比赛中,赛题加入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任务——需要操作移动机器人打开挡门取药,并且在取过药物之后再关上门。这是以往没有训练过的内容,不仅需要现场改造机器人的结构,还要重新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编程,所有参赛选手面对这项挑战都不禁捏了一把汗,唐高远和搭档侯坤鹏心中也完全没底,但只能稳扎稳打一步步进行调试,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实力,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并且17支队伍中,也只有中国队完成了这项挑战,将金牌收入了囊中。
“拿到冠军算是给自己还有学校一直以来的付出做一个交代,而且有了这枚金牌,以后咱们国家在移动机器人项目上也会走的更远。”
04.继续磨炼技能,坚定技能报国之路
移动机器人可以应用的领域非常多,无论是快递智能分拣,还是工厂货物搬运、餐厅送餐、垃圾分类,以及本次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主题——医疗机器人,都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实现技术的革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今唐高远既是漯河技师学院的学生,也是该校的一名教师,谈及自己的“双重身份”,他希望接下来能把参与世赛所学到的,传授给学弟学妹们,用自己的故事,鼓励更多技能学子,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目标,为新时代技能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发展职业教育,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360行,行行都能出状元,实现人生梦想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把技能练好,也能回报祖国。”

标签: 移动机器人 技能大赛 漯河技师学院 完成任务 所有参赛